黑客与画家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1. 在普通美国高校中,成为”强人”的标准高的吓人.青少年每时每刻都想融入群体中,都想变得更受欢迎
  2. 书呆子指这个人的社交技能不够强,比起更受欢迎,他们更愿意让自己聪明
  3. 讨厌书呆子的人其实并不恨书呆子,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与不受欢迎的小孩保持距离,可以加分
  4. 大部分欺处于下一等的学生,焦虑的中间层,在一个人产生了良知之前,折磨就是一种娱乐.你把水踩下去,你的身体就会被托起来
  5. 除了书呆子,还有怪人(freak)

黑客与画家

  1. 创造优美的事物往往不是从头做起,而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做一些小小的调整,或者将已有的观点用比较新的方式组合起来.这种类型的工作很难用研究性的论文表达
  2. 黑客,并不需要知道特别多理论
  3. 创业公司将设计软件的任务交给一群产品经理,这对公司来说是占优之处.但编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前期不管对错把代码堆上去,其实是在打草稿.把整个程序想清楚的时间点,应该是在编写代码的同时
  4. 一份为了赚钱的工作(day job),一份为了爱好的工作
  5. 学会换位思考,并不意味着自我牺牲.软件的使用方式最好能符合用户的直觉
  6. 程序写出来是给人看的,附带能在机器上运行——《计算机程序的结构与解释》
  7.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比它应该有的样子更好;一款优秀的软件没有人看见的部分也是优美的.
  8. 黑客的出发点是原创,最终得到一个优美的结果;科学家的出发点是别人优美的结果,最终得到原创性
  9. 应该定期地从头开始,而不要长年累月地在一个项目上不断工作,并且试图把所有的最新想法都以修订版的形式包括进去

不能说的话

  1. 所谓时尚,本质上就是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

  2. 最令人暴跳如雷的言论,就是被认为说出了真相的言论

  3. 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是一个被灌输进她们头脑的假想世界

  4. 道德禁忌的最大制造者是那些有实力推行禁忌,同时有软弱到需要禁忌保护自己的利益的一方

  5. 有很多人接受流行,不是因为想要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害怕与众不同

  6. 如何找到”不能说的话”?

    • 判断言论的真伪:那些听上去大逆不道的话,有没有可能是真的?

      早恋不会影响学习,有没有可能是真的?

    • 关注”异端邪说”:不一定正确,但极富争议的言论

    • 回顾过去:找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如今却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将当代观念 古代观念 diff;

    • 寻找一本正经的卫道者,看看他们到底在捍卫什么

      学校 老师 家长

    • 观察禁忌如何产生

  7. 训练自己去想那些不能想的事情,获得的好处会超过所得到的思想本身

  8. 一个公司是否健康运作,可以用对负面评价的容忍程度来衡量

  9. 与笨蛋辩论,你也会变成笨蛋

  10. 思想和言论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在心里无所不想,但是不一定要说出来.**格斗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提到格斗俱乐部

  11. 要对每一个人微笑,但是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12. 最好找一些信得过的知己,只与他们畅所欲言、无所不谈。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新观点,还可以用来选择朋友。能够一起谈论“异端邪说”,并且不会因此气急败坏的人,就是你最应该认识的朋友

  13. 一个人完全可以识别和抵制外界流行的带的观念,把它们与内心世界分离

  14. 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问自己什么话是我不能说的?为什么?

良好的自由

  1. 对适当的不服从管教,保持宽容不会有太大坏处,不仅能吸引聪明人,还能吸引自负的人
  2. 公民自由真的是国家强富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吗?
  3. “反抗政府的精神,在某些场合是如此珍贵,我希望它永远保持活跃”

另一条路

  1. Viaweb的开发人员总是与客服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2. 计划这个词,只是将构思束之高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想到好的构思,我们就立刻着手实现

  3. 《人月神话》:向一个项目增加人手,往往会拖慢项目进程

  4. 资本支出/除以服务器所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数量=为每个用户付出的成本

  5. 盗版软件是的你的软件多了一个用户,市场影响力就更大了一些.(价格歧视)

  6. 大公司购买软件付出的高价中,很大一部分是商家为了让大公司买下这个商品而付出的费用

  7. 1998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再推出一个新的搜索引擎已经太晚了

  8. 桌面软件迫使用户变成系统管理员,互联网软件则迫使程序员变成系统管理员;用户的压力变小了,程序员的压力变大了.

    长时间工作变成了一种必须,因为竞争者也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你能做到,所以必须做到.

  9. 管理企业只需要记住两点:

    1. 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
    2. 保证开支小于收入
  10. 要使用自己开发的产品;如果不打算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发,那就不要创业

如何创造财富

  1. 创业公司其实就是解决了某个技术难题的小公司

  2. 创业你不再是低强度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

    作者是一点都没有否认创业辛苦呀,也没有否认程序员的工作时间之长

  3. 财富才是你的目标,金钱不是

  4. 大多数生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做出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5. 要去思考那些着眼于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商业计划,而不仅仅只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6. 金钱不是财富,而只是我们用来转移财富所有权的东西

  7. 人们需要的东西就是财富

  8. 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9. 你需要去做一些人们需要的东西

  10. 真正重要的是做出人们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加入某个公司

  11. 工作就是一个组织中,与许多人共同合作,做出某种人们需要的东西

  12. 如果一家公司真正能够按照贡献付薪,它将取得巨大成功

  13. 在大公司中,个人的表现无法单独测量,公司里其他人会拖累你

  14. 致富需要的东西

    1. 可测量性: 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来自小团队的合作)

      大学生活也一样,有一个小团队,会比一个人或者一班级为集体生活得更加愉快.

    2. 可放大性: 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是否存在可放大性,可以看失败的可能性.(来自开发新技术)

  15. 巨大的获利可能,必定存在巨大的失败可能.如果有一个令你感到安全的工作,你是不会致富的.没有危险,就没有可放大性

  16. 公司越小,就越能准确估计每个人的贡献

  17. 找出色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工作和你的一起平均计算.

  18. 创业成败取决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个人——乔布斯

  19. 我们不需要小村庄的那种小,而需要全明星第一阵容的那种小

  20. “一次开发,普遍使用”

  21. “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即开发出来的技术要是竞争对手难于复制的.

  22. 如果有两个选择,就选择比较难的那个

  23. 促成买房掏钱的最好办法不是让买家看到有获利的可能,而是让他们感到收取机会的恐惧

  24. 用户数量是很重要的因素

  25. 懂的藏富于民,国家就会变得强大

关注贫富分化

  1. 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富人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差距缩小了
  2. 技术在加大收入差距的同时,缩小了大部分其他差距
  3. 收入差距是因为,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技能不同,导致收入不同,这才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
  4. 如果想创造大量财富且不扩大收入差距,只能让创造大量财富的人不获取报酬

设计者的品味

  1. 品味有好坏之分

  2. 如果解决方法是丑陋的,那就肯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只是还没有发现而已

  3. 世界上有有益的痛,也有无益的痛苦

  4. 把事情做对比原创更加重要

    等你逐渐对一件事情产生热情的时候,就不会满足于模仿了.你的品位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开始自觉地进行原创

    足够自信地使用他人的成果,完全不用担心因此丧失个人的特点

  5. 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追求做出好的作品,完成之后再回过头看

  6. 优秀作品的秘诀:非常严格的品味,再加上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